1971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,中国政治环境乱糟糟的。那年9月13日,林彪事件爆发,这可是个大事。林彪,当时的副统帅,带着家人和几个亲信坐飞机跑了,结果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,9个人全死了。这事一出,全国都炸了锅,军队里更是乱成一团。
空军这边压力特别大,因为林彪跑的时候坐的就是空军管的三叉戟256号飞机。事发后,中央很快把时任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抓了,说他跟林彪叛逃有牵连。吴法宪是林彪的铁杆心腹,空军的头号人物,他倒台后,空军内部人心惶惶,大家都在猜接下来怎么样。
就在这节骨眼上,空军开了个紧急会议,讨论林彪事件的影响和后续怎么办。会上,有人替吴法宪说话,甚至公开质疑中央抓他的决定。结果,会议吵翻了天,秩序完全崩了。这时候,就有了飞行员扇空军局长两巴掌的事。
这故事的主角是王海,一个在空军里响当当的人物。王海1926年1月19日生在山东平度,家里条件一般。他从小就想当飞行员,1944年投身革命,1945年加入共产党,1946年进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,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歼击机飞行员。
王海最出名的是抗美援朝的时候。他当时是空军第三师第九团一大队的队长,带着队友在天上跟美国飞机干仗。他自己击落4架、击伤5架,整个大队一共干掉29架敌机,战绩牛得不行。他的飞机是米格-15,上面画了9颗红星,代表他的战功。因为这,他被评为“一级战斗英雄”,大队也被叫作“英雄的王海大队”。
到了1971年,王海已经是兰州空军第二训练部的部长,相当于副军级干部。他这人性格耿直,有啥说啥,从不藏着掖着。这次会议上,他站出来扇人,也挺符合他的脾气。
林彪事件后,空军那次紧急会议开得特别乱。有人觉得吴法宪被冤枉了,嚷嚷着要重新调查,甚至说中央的决定不公平。这话一出,底下人有的附和,有的反对,场面跟菜市场似的。
王海坐在那儿听着,火气蹭蹭往上涨。他觉得军人就该服从命令,尤其这种时候,林彪叛逃跑了,中央下了结论,底下人还在这儿瞎质疑,简直不像话。结果,他忍不住了,站起来走到那个带头闹的高官跟前,啪啪两巴掌就扇过去了。会场一下子安静了,大家都懵了。
这事儿在当时绝对是大胆到离谱的行为。要知道,打上级在军队里是严重违纪,搞不好得吃处分。可王海不一样,他有战功、有威信,加上他这人一贯正直,底下不少人心里其实挺佩服他的。
按说扇人这种事,换别人早被处理了。可王海没挨罚,反而后来升了官,这就得说到毛主席的态度了。
林彪事件后,毛主席特别重视军队的忠诚和纪律。吴法宪倒台,空军乱成一锅粥,毛主席需要有人站出来稳住局面。王海这一扇,虽然冲动,但正好表明了他对中央的绝对支持。毛主席听说这事后,据说挺欣赏王海的,说他“脾气不小,但正直有原则,很不错”。
为啥毛主席会看上王海?这得从他的经历和性格说起。
首先,王海是战斗英雄,抗美援朝那会儿立了大功。这种人身上有股子硬气,毛主席一直喜欢能打仗、有血性的军人。其次,王海对党忠诚,从不搞小圈子。林彪事件后,军队里有些人左右摇摆,王海却立场坚定,这种态度让毛主席觉得他靠得住。
再者,空军当时需要整顿。吴法宪跟林彪关系太深,底下不少人跟他牵扯不清。毛主席得找个干净、有能力的人收拾残局。王海没掺和过派系斗争,又有实战经验,管飞行员管得住,正好合适。
所以,扇两巴掌这事,虽然不是王海升官的直接原因,但确实让他在毛主席心里留下了好印象。这印象加上他后来的表现,才有了1975年的提拔。
王海当上空军司令员后,干得挺出色。他上任时是1975年12月,一直干到1985年8月,整整十年。这期间,他抓训练、搞改革,把空军战斗力提上去了不少。
1982年,他带队搞了个大动作——试飞歼-8II战斗机。这飞机是国产的,性能还行,但试飞风险高。王海亲自盯着,确保成功。这事之后,空军现代化建设迈了一大步。
1985年,他升任空军副司令员,1988年被授了空军上将军衔。1992年退休后,他还写书、讲课,把自己的经验传下去。他2008年8月2日在北京去世,享年82岁,一辈子都献给了空军。
从正面看,王海扇两巴掌,体现了一个军人的原则和担当。那时候军队里乌烟瘴气,有人敢站出来硬刚,确实让人佩服。毛主席提拔他,也是在告诉大家,忠诚和正直比啥都重要。
但也有争议。扇人毕竟不是文明行为,有人觉得王海太冲动,靠动手解决问题不合适。而且,空军局长那帮人虽然护着吴法宪,也不全是坏人,可能就是一时想不通。历史不能简单分好坏,这事得辩证看。